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内的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对立是统一的前提,统一是对立的结果。没有阴阳的对立,就没有事物和现象的相成。阴阳的对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1、阴阳对立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阴与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一对事物或现象,或一事物或现象内部一对相反的属性。它们是矛盾的,相对待的,因而它们并非互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对抗、相互作用的。如寒与热,升与降,出与入,动与静,左与右,上与下,兴奋与抑制,水与火,等等,都是属性相反的矛盾双方。
    阴阳的对立,《春秋繁露》称为“阴阳相反”。如《天道无二》说:“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阴与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右或左。……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
    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大都处于相互对抗、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之中。如《易传·系辞上》说:“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说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各种变化的根源。《管子·乘马》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指出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四时寒暑的更替和日夜的长短变化。
    阴阳相反的概念来源于阴阳的“相对待”之说。阴阳的概念在发生之初,阴阳就以相对待而言。阴阳的原始概念即日光的向背,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待的概念。其后《黄帝内经》所论述的阴阳概念,也是以相对待而言的。如《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的对立相反,就是泛指阴阳“相对待”的关系。因此,阴阳的对立相反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但应指出,相对待的阴阳双方不一定存在剧烈的相互对抗、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性质相反的阴阳双方一般都有相互斗争、相摩相荡的特性。如在中医学中,精与气、血与气等都是相对待的阴阳双方,但都没有剧烈的相互对抗;而寒与热,水与火,都是性质相反的阴阳双方,大都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相互对抗。
 
   2、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
 
   此处所说的“制约”,是指阴阳双方的相互抑制、相互压制、相互克制或相互牵掣,与一般哲学意义的“制约”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同。
 《管子》首先提出了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该书《心术上》说:“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内经》称“制约”为“胜”,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其后张介宾对阴阳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如《类经附翼·医易义》说:“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正是由于阴阳的相互制约,才使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双方之间取得了统一,取得了相对的协调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阴阳双方的有序的运动变化,有利于事物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自然界则表现为气候的正常发展变化,在人体则表现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时气候的温热寒凉的更替,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制约而取得相对协调平衡的结果。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此处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冬至一阳生,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趋强而北上,阴气被抑制而趋弱北撤,故气温渐高;至夏至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气候炎热。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趋强而占上风,阳气被抑制而趋弱南撤,故气温渐低;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潜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相互制约取得统一的结果。就人体机能的兴奋与抑制来说,兴奋属阳,抑制属阴。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白天阳气充盛,兴奋机能制约了抑制机能而占主导地位,因而工作学习精力充沛;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机能制约了兴奋机能而占主导地位,因而人进入睡眠状态。正是由于一日之内阴阳二气的盛衰更替,相互制约,才使兴奋与抑制取得了协调统一。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若一方过于强盛,则对另一方过度抑制,可致其不足,一般称为“制约太过”;若一方过于虚弱,则对另一方的抑制不足,可致其相对偏亢,一般称为“制约不及”。如此则阴阳失去了相对平衡协调,在自然界表现为气候的异常变化,在人体表现为生命活动失常而处于疾病状态。
 
   3、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阴阳双方是对立的,对立的阴阳双方一般具有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的运动趋势。这是古人对自然界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比观察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古人已经观察到寒热不两立,水火不相容等自然特性。将这种朴素的认识进一步抽象到理论高度,并用阴阳这一抽象的概念来概括,则产生了阴阳双方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的理论。
   古代医家在医学实践中,发现了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一致的情况,如高热的病人反见四肢发凉,久泄病人反见面红如妆等等。在阴阳概念于中医学中得到广泛而充分应用的时代,用阴阳的对立排斥来阐释此类病证的病变机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由此,阴阳对立排斥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阴阳的对立排斥在中医学中一般用于解释“阴阳格拒”的病理变化。但这并不是说在正常或生理情况下,人体内的阴阳双方不存在相互排斥,只是由于阴阳双方的相互排斥在正常情况下表现不出来或表现得不明显,人们难以观察到而已。因此,人体内阴阳的相互排斥往往在阴阳双方中有一方偏盛至极时明显表现出来。
   人体内的阳热亢盛至极,可将阴气排斥于外;阴寒偏盛至极,可将阳气格拒于外。
   从而形成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的病证。阴阳二气明显地相互格拒,相互排斥,标示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不能相互维系,统一体即将崩溃瓦解。若不及时调整,终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